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中国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2020年12月31日,适逢除旧更新的岁末交替之际,习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寄语全党全国人民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即“三牛”精神。“三牛”精神既是中国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百年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三牛”精神中的孺子牛意指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拓荒牛意指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精神,老黄牛意指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中华文化里,牛寓意着朴实善良、勤劳肯干;“三牛”精神,不仅契合辛丑牛年的内在精神特质,更是我们党和人民长期以来始终秉持的精神理念。立足当代,回顾百年。中国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从井冈山到火神山,从赣南苏区到深圳特区,百年来中国的前行之路尽管崎岖坎坷,但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创新发展的不懈追求、艰苦奋斗的优秀作风。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中国从1921年成立的那天起,就是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就在实践中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身处绝境的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生机。同志指出:“实现中国的独立自由是一个伟大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终结了鸦片战争后100多年来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被欺压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了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执政党、成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探索中,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国情,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科学引领人民,以无私奉献的热情和干劲,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涌现出了以雷锋、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楷模,祖国大地回荡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励志誓言,留下了凿通红旗渠、变北大荒为大粮仓的奇迹壮举。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一切改革举措都以人民群众获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可谓是既离不开人民,又一切为了人民。一方面,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我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全新选择,“摸着石头过河”“先试点再推广”的渐进式、实验式发展模式,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全国人民之所以愿意主动追随中国的步伐、与党携手并肩共进退,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党的无私和奉献、感受到了党的关心和温暖、享受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反复强调,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一贯坚持的人民立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还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等惠及人民群众福祉的思想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习总书记指出:“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近年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体党员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与全国人民携手并进,取得了抗疫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和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始终无畏担当、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将人民的利益置于心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需要新中国,党就坚定不移的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打碎旧世界;人民需要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更加富足的经济社会,党就探索改革开放的前行之路,在追求共同富裕的征程上,谱写新时代的壮美诗篇。百年岁月,中国一路走来,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坚守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的初心,充分发扬“孺子牛”精神,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中国自诞生的时刻起就与“创新”紧密相连,也正是因为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不断创新、不断攻坚克难,才改写了近代以来旧社会“苦闷折磨着国人”的情况,才为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生机与希望。1921年,党的成立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期间因受巡捕房的干扰,辗转于嘉兴南湖的游船上闭幕,中国就此成立,红船精神也应运而生。习总书记曾系统分析了红船精神的内涵,指出其蕴含的首创精神,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沿的精神保障,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进入发展新阶段、迎来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精神起源。
中国革命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各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常常充满荆棘。早年的中国也曾有过失误,无论是放弃革命领导权的右倾机会主义,还是“全面出击,硬打硬拼”“直接攻打大城市”的“左”倾错误,都给党带来了血的教训。痛定思痛,中国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由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传入中国后,需与中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理论指导现实的巨大作用;我们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新理论、新内容、新语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新实践。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持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百年时光中,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先后产生了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在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思想。建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创立了思想这一崭新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以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创立了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时也向世界宣告: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实现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党取得全部伟大胜利的理论之源,也是党长期以来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理论结晶。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证明,只有结合实际的创新发展,才能解决好中国的问题。我们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以创新的视角和思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与生命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还充分证明,社会主义事业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获取前进的动力。创新发展是社会主义顺应时代潮流,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焕发生机活力的力量之源。没有中国长期以来的坚持创新发展,中国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也不可能有美好的明天。百年来,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人民正在向创造美好生活的目标奋进,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创新发展。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这一新发展理念,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代表了世界发展潮流,深化了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当今世界,全球范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而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供需矛盾仍旧是各国发展的最大矛盾之一。回观我国,只有把创新发展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永续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政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阔步走向辉煌,带领中华民族昂首走向复兴。无论历史与当代,创新之路总是充满坎坷、充满挑战;面对新时代的发展任务,我们要发扬“拓荒牛精神”,积极优化创新思维方式,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老黄牛”精神与我们党长期坚持和弘扬的艰苦奋斗作风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艰苦奋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中国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自觉践行的优良作风。中华民族向来讲究节俭、主张勤俭持家;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回顾百年党史,能够清晰看到,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不仅是人的工作作风、生活理念,更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闯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充分证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
早在1936年,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到访陕北。当时的斯诺,想知道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国家的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和不同?到达陕北后,斯诺见到同志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见到周恩来同志睡在土炕上;见到彭德怀同志穿着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斯诺不禁感慨道:“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不断胜利,并未能改变中国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理念。1949年3月,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56年,同志通过讲述“酸菜”和“苹果”两个故事,向全党全国人民说明“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同志领导全党进行了多次整风、整党运动和专项教育活动,加强艰苦奋斗作风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斗争,坚决反对各种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现象,坚决惩治各种腐化堕落违法乱纪行为。尽管面对艰巨繁重的建设任务,面对巨大国际压力乃至战争威胁,面对各种曲折和困难,全党全国人民保持了良好精神面貌,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人物,艰苦奋斗的作风得到了继承和发扬。纵观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能够一路走来,从小到 三牛注册大、从弱到强,凭借的就是这股艰苦奋斗的信念与作风。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并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了具有总体意义、战略意义和引领意义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关于如何推进“三步走”、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同志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同志还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恢复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面对“少数干部中滋长着追求享受、贪图安逸的现象”,同志指出:“艰苦奋斗,是中国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也是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我们党正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2002年,同志赴西柏坡考察,重温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家经济总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了大幅度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科技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物质财富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决不能成为滋生浪费、腐败的土壤。历史经验表明,全体党员唯有坚持艰苦奋斗、敢于吃苦耐劳,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才能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面对新时代的发展重任,习总书记要求全党必须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习总书记还指出:“年轻干部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不计其数奋勇争先的中国党员,为新中国的诞生与崛起付出了青春与年华,也为后世留下了闪闪发光的宝贵精神财富。时逢建党百年,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发扬“三牛”精神,全心全意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之中,助力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早日实现!
(张荣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洪宇,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三牛登陆百年大党的“三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