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午10点多,南京西路街道爱心助老餐的送餐员出发了。他们骑着电瓶车,带着一份份爱心助老餐,在社区空旷的街头忙碌着。
在长乐路682弄,送餐员将几份盒饭送到小区门口。随后,由小区志愿者接力送至老人们的家门口。“有荤有素,还热乎乎的。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非常心满意足了。”张阿姨和老伴在11点前,收到了当天的两份助老餐——红烧肉、鸡翅根、香干肉丝和青菜,菜品丰富、营养均衡。
张阿姨和老伴是一对空巢老人,当得知因新一轮核酸筛查小区要封控的消息后,年事已高、也不会网购的两人非常焦虑,一个电话打给了古柏居民区的社工袁红燕:“小袁,之前一直是社区送餐的,4月1日以后,我们怎么办?”袁红燕在和街道反映后,笃定地回答张阿姨:“放心,之前订助老餐的老人,只要有需求,我们就会继续送餐上门。”
结束了和张阿姨的通话后,袁红燕和同事们又致电平日订餐的老人们,询问是否还需要继续送餐,第一时间统计好人数上报给同事。在排摸中,袁红燕还发现了新的情况,比如: 一些老人平时有钟点工帮忙烧菜,或者有家属送菜,但在这段封闭期间都进不来了。这些老人的用餐困难该如何解决?南京西路街道给各个居民区的统一回复是“街道要克服困难,临时为这些老人加订加送”。
原先的爱心助老餐不中断,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可以临时加订,每天还有两种不同口味的套餐可以选择。南京西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前,社区每天助老餐在550份左右,而这几天预计每日平均派送597份,确保让每一位有需要的老人都能吃上热乎饭。
“阿婆,今天的荤菜都是你喜欢吃的,还有什么要求跟我说,我向食堂厨师转达。”
4月2日中午10点多钟,穿戴着全套防疫装备的临汾路街道“车轮食堂”送餐员蒯本琳,开始将香喷喷、热腾腾的客饭,小心翼翼地逐一送到辖区老人手中,至11点30分,30多份盒饭已全部送毕。
临汾路街道分管老年人就餐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来,该街道“车轮食堂”一直承担着为辖区近300名独居、高龄老人的送餐服务,每日送餐客数近400份。这段时间,食堂要求所有送餐员在原来规定全程接种疫苗的基础上,每天必须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叠加抗原试剂自测等规定动作;同时,送餐时规范佩戴口罩,做到消毒杀菌处理、无接触安全交接、与老人保持一定社交距离。
为应对4月1日起辖区内所有小区全面封控管理的状况,街道事先利用“民情日志”信息系统,对辖区独居、高龄、特困老人刚性用餐需求进行全面预判,详细做好预案。同时,经过居委会的仔细排摸,整个临汾社区仍有26位老人由于无子女,子女因小区封控、在外地等因素,无法自行解决日常就餐问题。
但不巧的是,街道“车轮食堂”8名送餐员中,7名不居住在街道辖区内,都被封控在其他地方,执行“足不出户”政策。
为26名老人送餐的任务,只能由住在辖区内恒安小区的蒯本琳一人承担。“我一定要让老人们吃上安全健康这几天社区助老餐“不断档”!红烧肉、鸡翅根、香干肉丝、新鲜美味的饭菜!”有着20年送餐经验的蒯本琳,信心满满地接受了任务。
社区供餐单位汉宫白领餐厅,为了保障一顿顿热乎的助老餐,大部分员工都直接住在单位里。
封控期间足不出户,在岗助餐配送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送完老人的餐后,往往就错过了自己的饭点。
为保障老人第一时间吃上热菜热饭,社区招募了配送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们自带电瓶车,没有电瓶车的,就骑着自行车给老人们送餐......